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疼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成功举办头痛病例分享会

2025-03-20


为促进神经内科医师头痛诊治水平的提高,由北京神经科学学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同举办的2025头痛病例分享会”于2025312日在友谊医院顺利举办。

                                                                                                                          

分别由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提供了六个在临床疑难少见的头痛病例,海淀医院于逢春主任、朝阳医院鲁明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董钊主任、宣武医院李军杰主任、友谊医院张拥波主任和脱厚珍主任担任点评嘉宾。会议由友谊医院易立主任、解放军总医院张明洁主任和天坛医院唐鹤飞主任担任主持人。

首先由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疼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主任委员郭淮莲主任致辞,郭主任感谢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头痛病例分享会是学会每年都举办的专题会议,今年已经是第五届,对于提高临床医师对于头痛相关病例的诊疗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郭主委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医师参与进来。

 

第一个病例汇报人是人民医院的姜红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一例反复发热伴头痛的青年男性病例,最终诊断为Mollaret 脑膜炎,因其具有复发性和自限性的特点,一般3-7天可自行好转,且不遗留后遗症,故又称为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本病较为罕见,全球报道不到 400 例,国内更是不足 50 例。 

 

第二个病例汇报人是天坛医院唐鹤飞副主任医师,主因“间断头痛23年”入院的青年男性,经过详细的检查,排除了继发性头痛,最终诊断为非常罕见的视网膜先兆性偏头痛。予头痛预防方案:托吡酯50mg qn、拉莫三嗪100mg bid,发作频率减少。

 

第三个病例汇报人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彭清主任医师,她分享的病例是一位青年女性,主因“突发头颈部疼痛、眩晕1天”入院,入院当日曾行头颈部按摩,头部核磁提示右侧延髓小脑急性脑梗死,但是DSA发现的左侧椎动脉夹层不能解释右侧的脑梗死病灶,经过细致的检查,终于确诊是由于PFO造成的心源性栓塞。

 

第四个病例汇报人是解放军总医院的韩珣副主任医师,患者主因“发作性视物模糊伴肢体麻木无力后头痛18余年”,患者病程历经急性起病、完全缓解、复发、加重,临床表现复杂,包括视觉症状(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完全可逆的偏侧肢体麻木、无力、失语、头痛、发热、精神、认知障碍等,经过详细的临床求证及基因检测,最终诊断为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第五个病例汇报人是友谊医院郭芳副主任医师,病例是一位84岁老年男性,主因“头痛1月余,右眼视力下降2周余,加重5天”入院,患者入院后病情进行性加重,但是头核磁及脑脊液化验均未找到明确病因,通过细致抽丝剥茧,发现患者存在血沉增快,最终确诊为巨细胞动脉炎,经过激素及免疫治疗,预后良好。

 

最后一位病例汇报人是宣武医院王震医师,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因“发作性头晕头痛2年,听力下降伴走路不稳1年余”入院,颅脑及颈椎MRI检查提示“脑及脊髓表面铁沉积,小脑萎缩改变”,入院后通过脊髓造影发现脑脊液漏,通过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不仅头晕明显改善,听力下降也改善40%

各位点评专家对六个头痛相关的临床病例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肯定了临床思路和诊疗过程,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当日现场参会人员30余人,线上参会1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医师围绕病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郭淮莲主委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各位参会专家也表示获益匪浅,希望今后能继续头痛病例分享会,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